安瓿瓶開孔后瓶口不齊、留有玻璃碎屑的難題,可通過優化生產工藝、改進設備設計、規范操作流程及加強環境控制等措施解決,具體分析如下:
一、問題成因分析
生產工藝缺陷:
火焰溫度過高或過低,導致玻璃軟化不均,易產生碎屑。
火焰到加熱瓶口的距離不當,影響玻璃熔化的均勻性。
拉絲嵌掐絲距離不準確,導致瓶口切割不整齊。
設備設計問題:
洗瓶機噴針位置偏差,易戳破安瓿口,使玻璃碎屑掉入瓶內。
隧道烘箱網帶破損,玻璃屑被循環熱風帶入安瓿內。
灌封機機器缺陷或維修不到位,灌封過程中出現炸瓶,玻璃屑濺入其他瓶中。
操作不規范:
操作人員未按照規范流程操作,如用力過猛導致瓶口破裂。
開啟工具設計不合理,如開啟線強度不足或開啟缺口加工不當。
環境因素:
空氣凈化系統效果不佳,導致塵埃、纖維等異物進入藥液。
潔凈區與外界相通的管道密封不嚴,異物由管道縫隙流入潔凈區。
二、解決方案
優化生產工藝:
調整火焰溫度和火焰到加熱瓶口的距離,確保玻璃軟化均勻。
精確控制拉絲嵌掐絲距離,提高瓶口切割的整齊度。
采用曲頸安瓿瓶設計,相比直頸安瓿瓶更能有效阻止玻璃碎屑的進入。
改進設備設計:
定期檢查洗瓶機噴針位置,確保其準確無誤,減少洗瓶破損率。
維護隧道烘箱網帶,定期清潔并更換破損部件,防止玻璃屑被帶入安瓿內。
選用質量可靠的灌封機,并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,確保灌封過程的穩定性。
設計合理的開啟工具,如采用共擠成型技術降低開啟線處的強度,并在其兩側加工開啟缺口,便于開啟且減少玻璃碎屑的產生。
規范操作流程:
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,確保其按照規范流程操作,避免用力過猛導致瓶口破裂。
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,明確開啟安瓿瓶的步驟和注意事項。
加強環境控制:
定期檢查空氣凈化系統,確保其有效性,減少塵埃、纖維等異物的進入。
加強潔凈區與外界相通的管道密封,防止異物由管道縫隙流入潔凈區。
定期監測無菌室的塵埃粒子及沉降菌,確保生產環境符合要求。
采用過濾技術:
在藥液灌裝前采用終端過濾技術,過濾掉藥液中的微小玻璃碎屑。
選用質量可靠的濾器(濾膜、濾芯),并確保其完整性,防止過濾過程中產生新的異物。